【癌症殺手】便血以為痔瘡蘇施黃確診大腸癌三期 醫生教如何分辨大腸癌與痔瘡

醫生診症室

發布時間: 2022/11/10 11:08

最後更新: 2022/11/13 10:31

分享:

分享:

早前DJ蘇施黃在社交平台公開確診大腸癌三期,過去間歇有大便出血,一直以為是痔瘡導致,事實上其父亦曾患過大腸癌。且聽外科專科醫生解說如何辨別大腸癌與痔瘡。

大腸癌是全球第三高發病率,在香港也高踞第二位最常見癌症之列,早前DJ蘇施黃在社交平台公開確診大腸癌三期,過去間歇有大便出血,一直以為是痔瘡導致,事實上其父亦曾患過大腸癌。

要揪出大腸癌方法眾多,最近有檢測公司推出「糞便大腸癌基因測試」,令檢測方法多一項選擇。

大腸癌在香港常名列最常見癌症三甲之列,由於發病初期沒有明顯的病徵,一經確診時,往往已經為中晚期,故被稱為「沉默的殺手」 。

根據醫院管理局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數據,本港大腸癌患者有年輕化趨勢,2010年20至44歲的大腸癌發病率為每10萬人中有6.8人,於2019年則上升至由每10萬人中有9.1人。

蘇施黃於2005年曾患乳癌,現再確診大腸癌三期,進行切除手術後目前在化療中。(相片來源:蘇施黃FB)

大腸位於消化道的最後一部分,可分為結腸及直腸。大腸的主要功能是將未能吸收的食物渣滓轉變成糞便,再排出體外。大腸連接肛門的最後一段是直腸,直腸亦有暫時儲存糞便的功能。

大腸由很多類型的正常細胞組成,每一類型的細胞均可變異為癌症,因此大腸癌亦有很多類別,超過95%的大腸癌屬於腺體癌。

年輕患者僅20多歲

外科專科醫生梁金豐指出,大腸癌的演變和形成非一朝一夕,由瘜肉期至入侵性的癌腫瘤可長達5至10年,高危群包括長者,或有一些致病不好因素如吸煙、長期便秘或細胞突變等。

梁醫生指出,部分癌症確與年紀漸長有關,大腸癌卻有年輕化的趨勢,某程度與不良生活、飲食習慣有關,高脂低纖飲食、愛飲酒、吸煙等都增加了患大腸癌的風險。排除了先天性引致腸癌的因素,如家族性的瘜肉病、先天性候群症疾病,以他所見,年輕至20、30多歲的大腸癌患者也有,一般患者則以50歲以外居多。

大腸癌可怕之處是初期通常無明顯病徵,直至發現時可能已屆晚期。大腸癌可透過血液擴散至肝、腹膜,其次為肺、腦。(iStock)

20%大腸癌個案與遺傳有關,如家族性結直腸瘜肉綜合症,也有部分是遺傳性非瘜肉型大腸癌病人,此類是身體基因突變,導致容易患癌的傾向,但此類遺傳因素並不多,大部分大腸癌患者與後天息息相關。

留意瘜肉的變化

「大腸癌初時是增生性瘜肉,然後變成管狀腺瘤,再置諸不理,會變成絨毛狀瘜肉,5至10年間有機會形成入侵性癌症。患上大腸癌,也有機會擴散至肝、腦、肺及骨等部位。」瘜肉有機會惡化為大腸癌,為減低風險,發現大腸有瘜肉時應考慮切除。

他說病徵包括大便帶血及潺、貧血,當腫瘤栓塞有機會造成腸塞,這時治療未必有理想效果。「但其實了解到大腸癌有長達5至10年的進程,如在瘜肉期已作適當篩查,特別是一些高危人士(50歲以上、慣常以高脂飲食、肥胖、嗜酒、吸煙以及家族中患有大腸癌人士等),及早發現並切除,大大減低患癌的機會。」

外科專科醫生梁金豐指出,嶄新的大腸基因篩查及照腸鏡兩個檢查方法可互相補足。(曾耀輝攝)

常見大腸癌篩檢方法

1.傳統大便隱血測試

患有大腸瘜肉、腫瘤或發炎等都可能會有滲血的情況,並混雜在大便內被排出。可是由於滲血量極少,市民一般很難察覺,而大便隱血測試能檢測大便內,是否存有肉眼觀察不到的微量血液。

2.大腸癌基因檢測新技術

是最新的大便DNA檢測技術,通過檢測大便中從腸道自然脫落細胞DNA中3個生物標記物的甲基化水平,從而評估受檢者罹患大腸瘜肉或癌症的風險。

3.微生物標誌物以及血紅素

運用量度糞便中的4個微生物標誌物及血紅素,可偵測小瘜肉的非入侵性大腸癌風險。

4.大腸鏡檢查

檢查下消化道的常用方法,軟管可檢查整條大腸狀況;檢查之前,必須服用輕瀉劑清理腸道。

定期做檢測,是預防大腸癌其中一個方法,梁醫生指無病徵無特別高危因素者,建議在45至50歲開始做大腸鏡,情況良好者,可隔5年進行一次。如發現有瘜肉,經切除後,則需要每兩、三年檢測。

至於治療,需視乎大腸癌的期數,他表示包括有內視鏡、手術切除、微創開刀、化療及標靶治療,隨着篩查方法找到不少初期大腸癌,可以內視鏡進行切除。若屬較晚期大腸癌,多以手術切除方式;如已不幸擴散,或需輔以化療和標靶治療。

點擊圖片放大
+4
+3

大腸癌與痔瘡的分別

整條大腸都有機會長腫瘤,腫瘤長在大腸哪個位置,很影響手術的做法。「接近一半腸癌發生在直腸或結腸較出位置,也較易從篩查中發現大便隱血揭發病情。若施行手術切除,需切除足夠的腸道,連帶腫瘤的相關淋巴組織也需一併切除,手術後把腸道駁回。」梁醫生指現時技術,若腫瘤長在肛門上4厘米也可駁回,惟不幸腫瘤長得非常接近肛門,有可能需犠牲肛門,不能保留肛門而需用永久造口。

把大腸癌的徵狀誤作痔瘡時有聽聞,梁醫生說痔瘡多流出鮮紅血液,甚至血液是滴出來。癌腫瘤的血呈瘀色且往往混在大便中帶潺,誠然大眾有時未必能分得到,此時最好求醫確定。

記者:周美好